顯示具有 國外新聞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國外新聞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

【游泳】台灣「三冠王」許汶而教練:年終感謝握手擁抱會


我參加了《三冠王 汶而年終感謝握手擁抱會》!

那這是什麼活動呢?是許汶而教練游泳俱樂部,一年一度的感恩餐會活動。

許汶而 Wen's Swimming Club 

其實,今年在台灣泳界公開水域的部分,有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,我認為是超越了室內競技游泳的所有賽事,因為這個這個記錄,我相信在台灣應該是會比所有競技游泳紀錄,還要難打破!

甚至,有可能就高高懸在這個記錄板上好幾十年。

所以當我把這個事情,告訴ZMAX的曹總裁的時候,他就說:「我一定要贊助這個活動!我要提供一些獎品來抽獎。」

未來,我相信汶而教練一定還會有很多更棒更厲害的出色表現,因為「金子到哪兒都發光」。

再次恭喜汶而教練,這個三冠王的榮耀,真的是太令人佩服了。

台灣「三冠王」許汶而教練:橫渡海峽的勇者

在2024年,台灣的開放水域游泳界迎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:許汶而教練成功成為台灣首位完成開放水域三冠王的運動員。這是她的旅程,一段充滿決心與挑戰的海洋冒險。

背景與成就

許汶而,一位來自台北的30歲游泳教練,自幼便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。她在小學二年級時開始接觸游泳,並於三年級加入校隊。雖然她的正式游泳生涯在國小畢業後暫時告一段落,但在成為游泳教練後,她重新拾起對游泳的熱愛,並立志挑戰世界各地的海峽泳渡。她的夢想是透過自己的努力,讓台灣人更親近大海,並在國際上展示台灣的勇氣與毅力。

三冠王的挑戰

所謂的開放水域三冠王,是指完成英吉利海峽、加州卡塔利那海峽與環繞紐約曼哈頓島這三項長距離泳渡的挑戰。許汶而在2024年成功完成了這三項壯舉,成為全球第330位達成此成就的人,並是台灣首位三冠王。

  • 英吉利海峽:許汶而於7月19日成功泳渡英吉利海峽,花費12小時17分鐘,成為台灣首位獨自完成此項挑戰的女性。她的英勇表現讓世界看到了台灣的潛力與決心。
  • 卡塔利那海峽:她在8月時,以13小時21分鐘的成績成功泳渡加州卡塔利那海峽,這一刻她不僅帶著國旗,更帶著一股讓台灣人擁抱大海的使命感。
  • 曼哈頓環島:最後一役是在10月21日,許汶而以9小時5分的成績完成曼哈頓環島泳渡,成為台灣首位完成三冠王挑戰的運動員。這一刻,許汶而的夢想成真,她不僅實現了自己的目標,也為台灣的開放水域游泳運動開啟了新的篇章。

理念與影響力

許汶而不僅在泳渡中表現出色,更以其堅定的信念與行動影響了許多人。她認為,台灣人應該更勇敢地與大海接觸,突破對開放水域的恐懼。她透過自己的挑戰,鼓勵更多人相信大海不是恐懼的來源,而是充滿無限可能的廣闊世界。她的每一場泳渡都以帶國旗出發,象徵著將台灣的勇氣與夢想帶向世界的決心。

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

日本三大車商【本田、日產、三菱】聯手,目標2026全球第三


就在昨天,本田和日產確定要談合併了。

這個新公司可能會成為,僅次於豐田集團,還有,福斯大眾集團的第三大車廠。

本田和日產宣布,接下來六個月,會討論合併成為一家大公司。三菱也會參加這場討論。

要是談成,2026年就會正式合併,本田應該會推薦,大多數的董事和總裁。

新公司將值500億美元,約新台幣1.5兆元,人民幣3500億元上下,成為全球第三大車廠,不過,還是排在豐田和福斯大眾後面。

就台灣這邊,我看到有些車評的意見,認為這個合併就好像「落難自救會」的氛圍,總之不太看好。

而我覺得他們的合併,對台灣車市沒有什麼影響,反正我們這邊一直是豐田獨大,其他品牌就算核心價值被模糊掉,也無所謂。

消費者訴求一直都是以價錢為優先,其實各國都一樣。

唯一不一樣的,就是這些大廠在整併之後,要怎麼樣收割我們吧。因為不管誰當老大,而我們都是付錢的那位。

你怎麼看?

Nissan與Honda聯姻:Carlos Ghosn直接潑冷水


當Nissan和Honda可能要合併的消息,在週二爆出來的時候,汽車圈都驚呆了。雖然還沒正式敲定,但這不妨礙Nissan的前老闆Carlos Ghosn來講兩句。在最近接受彭博社訪談時,這位曾經的CEO,對Nissan-Honda聯手這事兒,批評得一塌糊塗。 

「依我看,這是走投無路了,」Ghosn對彭博社說。「這根本不是什麼實際的交易,因為說實話,這兩家公司要找出共通點太難了。他們幾乎沒啥互補的地方,市場一樣,產品一樣,品牌也幾乎一毛一樣。」

他表示:「你得知道,Honda是一個工程至上的公司,工程能力強大。而Nissan也對自己的工程很自豪。所以,這裡的挑戰是要決定合併後的新公司,到底要用哪家的技術。我告訴你,這會是一場硬仗。」

這兩家合併起來好嗎?你怎麼看?(其實整個計劃中,還帶著Mitsubishi三菱汽車)。

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

鴻海瞄準Nissan:Honda與Nissan加速合併談判


大陸富士康,台灣的鴻海,據說有意收購Nissan日產汽車,而日產與Honda本田的合併談判,也正同步進行中!

怎麼回事?

在有關Honda和Nissan潛在合併的消息曝光後,最新報導顯示,台灣鴻海,也就是大陸富士康,組裝iPhone的製造廠,也正積極尋求入股Nissan。

《華爾街日報》指出,有知情人士透露,這家代工巨頭,正積極與Nissan商討,相關收購事宜。如果這項交易達成,將標誌著鴻海,在進軍汽車產業的道路上,又邁出重要的一步。

有趣的是,有報導稱鴻海對Nissan日益增長的興趣,可能成為Honda與Nissan,加速合併談判的催化劑。

這個消息你怎麼看?

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

92%電動車車主:堅決不再買油車!


有多少電動車車主,會回頭選油車呢?

電動車的普及率有時會大幅波動,但車主的忠誠度卻顯得穩定得多。根據一項全新的研究,有 92% 的電動車車主受訪表示,他們絕不會回頭選擇純燃油車。

事實上,在所有選項中,只有 1% 的受訪者明確表示,會再次購買僅使用內燃機的車款。而剩下的 7%,有 4% 表示會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(PHEV),其餘的 3% 則表示還不確定未來的選擇。

關於油車、油電車、插電油電車、電車,你的選擇是什麼呢?

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

擴增實境HUD時代來臨!現代汽車預計2027推出全新抬頭顯示技術


在不久的將來,抬頭顯示器,也就是HUD,將能展示,比現在靜態資訊小視窗,更多的內容了。

Hyundai現代汽車,計劃利用整個前擋玻璃寬度,來顯示資訊。現代汽車將與德國光學公司Zeiss-蔡司,合作開發這項技術。

不過,雖然這技術帶來許多創新便利,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缺點。

例如:成本過高、駕駛分心風險、技術限制、隱私與數據安全疑慮、環保影響。

當然,這些缺點雖然不一定會阻礙技術發展,但需要汽車製造商,在商業化過程中謹慎考量。例如,降低成本、簡化設計,並制定標準,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與隱私,才能真正實現,這項技術的普及化應用。

你怎麼看呢?

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

GM通用汽車電動車銷量大爆發!Equinox成最佳賣座


美國通用汽車公司-GM,General Motors,老美最大的汽車集團,居然來了一波「電動車銷售大爆發」!

怎麼了?又活起來了?

GM在本季度創下了新紀錄,新的Chevrolet Equinox EV現在成為了通用最熱銷的電動車。

這對美國市場和全球市場有何影響?

  • 第一個就是,美國市場的競爭加劇。通用汽車正努力從競爭對手那裡,奪取市場份額。這也會加速整個行業的電動化進程。
  • 第二個,電動車市場的增長潛力來說,儘管一些品牌如賓士、BMW的電動車銷量下滑,但通用汽車的成功表明,如果產品線豐富,且滿足消費者需求,電動車市場仍有發展空間。
  • 第三,就是表明全球電動車市場正在多元化發展。其中,中國大陸仍是全球電動車焦點,而通用汽車則顯示北美市場的潛力。
  • 第四個,通用汽車的電動車業務,創造自身及周邊數千個新的工作崗位。
  • 第五個就是,美國消費者正在改變對電動車的接受度。
  • 第六個,從銷量提升來看,美國政府可能會出台更多,支持電動車發展的政策和法規,進一步推動電動車普及。

以上是今年前三季的變化 ,當然,這個銷量要一直能有所推進才行, 是不是曇花一現,還有待觀察。

有沒有住美國的朋友,你怎麼看?

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

20輛傳奇車款將在2025年前停產


今年已經過了一大半,其實離明年也就不過三個多月的時間,那麼明年會有什麼新車上市呢? 嗯,好問題,但我們不急著談這個,現在我們先來看看看,會在明年2025,在美國消失的20款停產車輛,這個名單也可以作為全球車市風向的一個參考。

這些車的停產,對我們中產階級,小資族,領薪水的一般收入戶,說實話,並沒有什麼感覺,就算它們繼續賣個十年八年,我看銷量也是不見起色。

畢竟現在的汽車市場,正在大轉型,不管電動馬達車,未來是不是真實主流,是不是每部車子都得裝電池才能跑,至少這個風潮,還要延續10年是沒問題的。

其實車款停產,對車廠及消費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,雖然有些車型延續了超過20年,但先把車款暫停,改以其他的車型做替代,就本質上而言,仍屬同一個級距的產品,不會出現空缺。

這樣的新產品,也比較容易刺激消費,你怎麼看?


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

TESLA Model Y對比LEXUS NX 300h:這能比嗎?


我經常介紹的國外汽車新聞,通常都是以美國或英國為主,今天來看一下「澳洲」的汽車媒體《CarExpert汽車專家》,所做的集體評比內容。

我會想介紹這篇,主要是因為對比的兩部車都很熱門,一部是電動車領頭羊-TESLA Model Y的Performance性能版,另一部是LEXUS賣得最好的中型休旅-NX的350h油電版。

可能有朋友會覺得,這兩部車怎麼能拿出來對比呢?一個是純電,一個是油電,就不是同性質同等級的車款,但各位先別急,其實這兩部車的價格帶是重疊的。

也就是說,有這個價格帶預算的朋友,如果他/她沒有非常在意引擎系統的類型,他/她的確,會在這兩部車中考慮。

以我觀察,如果用車狀況是屬於「充電沒有問題」,以及「高里程用量」的朋友,選擇電動車還是比較方便的。

電動車行駛成本比較低,只是其中一個原因, 最主要是不需要經常跑加油站,也不需要一年保養好幾次,這對車主來說是比較方便的。不過,也不是沒有缺點,缺點就是電池壽命到底多長?目前還沒有一個很真實量化的答案。但如果換車頻率是五年以內,那麼買電動車基本沒有什麼大問題。

換言之,如果預期持有時間比較長,而且每年行駛里程也不到2萬公里的朋友,其實NX會是更好的選擇,不僅保值,而且車內精緻度,明顯好很多。

我這個想法您怎麼看?

2024年8月5日 星期一

Tesla車主回歸內燃機比例降低:傳統車廠電動車崛起


在美國媒體《Carscoops》的一篇報導中, 看到他們統計來自美國知名二手車網站《Edmunds.com》的統計資料。

發現,超過半數的Tesla車主,後來還是轉換回汽油車的懷抱!

這個資料比起五年前來說,已經進步很多了。

這表示越來越多開電動車的朋友,接下來更不可能回去開燃油車!

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,2024年,現任的Tesla車主在換車時,有超過一半的人,終究還是放棄了他們的電動車選項,轉而回到內燃機車型,只有32%的人選擇繼續開電動車。 

更具體地說,51%的Tesla車主轉向純內燃機車輛,10%的人,轉向油電混合動力車,6%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。

如果同樣的狀況放到中國大陸來看的話, 據我觀察,特斯拉在中國大陸並不像台灣這邊,銷量那麼絕對的領先,因為他們有太多帶「馬達電池」的車款可選,除了款式琳瑯滿目,價格帶也是五花八門。

如果要問對岸特斯拉車主在換車時,還會不會保有對特斯拉的忠誠度,我個人的觀點是覺得,「價位對等性」會大於品牌忠誠度。

至於我們台灣這邊,其實也蠻辛苦的,想要科技好一點的電動車,價格一直居高不下,而能打破市場價格的車款,它的科技面,可能又不是當代最新的潮流,所以我們只能默默接受現狀了。

有沒有特斯拉車主,能夠跟大家分享,你對自己下一部車有什麼想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