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游泳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游泳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5年3月12日 星期三

【游泳】必須學「最正確的泳姿」?


話說,「一定要學『最正確的泳姿』,不然別學,省得以後改動作更花時間!」

今天,就來聊聊這句話背後的真相。

說真的,如果你是想當競技選手,或者單純追求效率,「最正確的泳姿」確實有它的道理。

但是話說回來,這句話有沒有點太硬了啊?什麼叫「最正確」?這標準誰定的?

先搞清楚自己為啥想游泳? 是比賽?健身?還是純粹好玩? 

像日本鈴木大地說的,泳姿得像訂製西裝,量身打造才舒服,不是拿個均碼就硬套上去。好啦,我不確定是不是他說的,好像是他。

初學者可以先抓個科學的「基準線」,之後再根據自己的身型、目標,動態調整。

比如肩膀窄就划小一點,腿短就少打兩下,游得順就可以了!

說到底,游泳最美的樣子,是你在水裡覺得自由自在,而不是被「必須正確」的壓力綁住。

就像淡水河的潮汐,有它的規律,但每朵浪花卻又都長得不一樣。

你說呢?

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

【游泳】蝶仰蛙自:初學者先學哪個?

我們來聊一個既普通,又容易發生爭議的話題,就是「游泳初學者,到底要先學哪個泳姿才正確?」

首先我們先定義所謂的泳姿,就是指:捷式、蛙式、仰式、蝶式,這四種。

我問了三位大神,居然給出三個不一樣的答案,這真的太有意思了,不能只有我知道,分享給各位。

  • 第一位說:對於初學者而言,建議先從自由式(捷泳)開始。
  • 第二位大神則是這樣說的:對於初學者,仰式通常是最適合首先學習的泳姿。 
  • 第三位大神則直接表示:建議先學蛙式。

至於我自己的想法,我覺得先學蛙式可能會好些。

因為除了蛙式的其他三種泳姿,都必須有一個推水的動作,而這個推水動作,必須推過腰部,甚至到達大腿,等這個動作練熟之後,換成進行蛙式學習時,就會不由自主的把蛙手,當作其他的划水動作,直接往後划到大腿,再往前伸。

這個錯誤動作相當難改,也就是造成蛙式游不快的最大主因。

相對來說,我覺得先把蛙式的腿練好之後,剩下再把手的部分改成推水過腰,甚至上下往復式的打腿練習,都比較容易輕鬆上手。

當然,這是我現階段的想法啦,我小時候還是先從自由式開始練,等學到蛙式之後,至少有30年是錯誤的姿勢,直到五年前,我才體會正確要領,再加上大量練習後,一年前終於完成25公尺23秒,只要五下換氣的效率。

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從哪個姿勢先開始的?有沒有專家達人願意分享您的看法?

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

【游泳】台灣「三冠王」許汶而教練:年終感謝握手擁抱會


我參加了《三冠王 汶而年終感謝握手擁抱會》!

那這是什麼活動呢?是許汶而教練游泳俱樂部,一年一度的感恩餐會活動。

許汶而 Wen's Swimming Club 

其實,今年在台灣泳界公開水域的部分,有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,我認為是超越了室內競技游泳的所有賽事,因為這個這個記錄,我相信在台灣應該是會比所有競技游泳紀錄,還要難打破!

甚至,有可能就高高懸在這個記錄板上好幾十年。

所以當我把這個事情,告訴ZMAX的曹總裁的時候,他就說:「我一定要贊助這個活動!我要提供一些獎品來抽獎。」

未來,我相信汶而教練一定還會有很多更棒更厲害的出色表現,因為「金子到哪兒都發光」。

再次恭喜汶而教練,這個三冠王的榮耀,真的是太令人佩服了。

台灣「三冠王」許汶而教練:橫渡海峽的勇者

在2024年,台灣的開放水域游泳界迎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:許汶而教練成功成為台灣首位完成開放水域三冠王的運動員。這是她的旅程,一段充滿決心與挑戰的海洋冒險。

背景與成就

許汶而,一位來自台北的30歲游泳教練,自幼便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。她在小學二年級時開始接觸游泳,並於三年級加入校隊。雖然她的正式游泳生涯在國小畢業後暫時告一段落,但在成為游泳教練後,她重新拾起對游泳的熱愛,並立志挑戰世界各地的海峽泳渡。她的夢想是透過自己的努力,讓台灣人更親近大海,並在國際上展示台灣的勇氣與毅力。

三冠王的挑戰

所謂的開放水域三冠王,是指完成英吉利海峽、加州卡塔利那海峽與環繞紐約曼哈頓島這三項長距離泳渡的挑戰。許汶而在2024年成功完成了這三項壯舉,成為全球第330位達成此成就的人,並是台灣首位三冠王。

  • 英吉利海峽:許汶而於7月19日成功泳渡英吉利海峽,花費12小時17分鐘,成為台灣首位獨自完成此項挑戰的女性。她的英勇表現讓世界看到了台灣的潛力與決心。
  • 卡塔利那海峽:她在8月時,以13小時21分鐘的成績成功泳渡加州卡塔利那海峽,這一刻她不僅帶著國旗,更帶著一股讓台灣人擁抱大海的使命感。
  • 曼哈頓環島:最後一役是在10月21日,許汶而以9小時5分的成績完成曼哈頓環島泳渡,成為台灣首位完成三冠王挑戰的運動員。這一刻,許汶而的夢想成真,她不僅實現了自己的目標,也為台灣的開放水域游泳運動開啟了新的篇章。

理念與影響力

許汶而不僅在泳渡中表現出色,更以其堅定的信念與行動影響了許多人。她認為,台灣人應該更勇敢地與大海接觸,突破對開放水域的恐懼。她透過自己的挑戰,鼓勵更多人相信大海不是恐懼的來源,而是充滿無限可能的廣闊世界。她的每一場泳渡都以帶國旗出發,象徵著將台灣的勇氣與夢想帶向世界的決心。

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

【游泳】Leon Marchand離開Bob Bowman,投奔澳洲教練Dean Boxall


一個常被稱為,Michael Phelps接班人的選手, Leon Marchand,雖然同樣在Bowman手下訓練,對於2025賽季卻有不同的計劃。

許多運動員都感受到NCAA的壓力,但Leon Marchand卻準備另闢蹊徑,渴望在一位澳洲對手教練的指導下,展開新的旅程。

據《雪梨晨鋒報》記者 Tom Decent,在X上發帖(就是原「推特」),法國泳將將前往澳洲,與另一位頂尖教練 Dean Boxall 一起訓練,Boxall領導的《布里斯本聖彼得西部俱樂部》,在2024年澳洲奧運隊中,培養出了10位選手。

這個事情在台灣是不可能發生的,我是指基層選手之間,如果你想要找別的教練,那你就是叛徒!必須逐出俱樂部!

你說有沒有這麼誇張呢?

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

113年新北市中等學校舉重錦標賽:游泳選手的跨界之旅


游泳選手如果要跨界領域,該選哪個?鐵人三項、蹼泳、現代五項、公開水域...還有呢?

有沒有可能是「舉重」?

我們家廖玹的跨界尺度真的很大,我保持樂觀的看法並適時鼓勵,關於「國術、散打、詠春、跑步、健身」這些他都有興趣。

舉重,他認為這個能瞬間衝刺爆發力的運動,真的很酷。尤其是兩週減三公斤,為了67公斤級的項目,他又餓又興奮。

昨天比完了舉重,兩週後還要比《新北市中等學校運動會游泳錦標賽》,到時候再看看有沒有什麼內容,可以跟大家分享吧。

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

【游泳】泳衣速乾大招:10分鐘搞定!

每到游泳比賽現場,都看到休息區旁邊掛滿了泳衣泳褲,怎麼辦?

場館內有時開冷氣,很難晾乾泳衣泳褲,放到外面又怕太陽曬,更糟的是,有時下雨濕氣重,泳衣泳褲掛一天也不乾...

這裡教大家一個妙用絕招,如果趕時間,只要10分鐘就能讓衣褲速乾。如果是平時,順手一搭,第二天也能穿到乾爽的泳衣泳褲,非常好用!

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

【游泳】成績為何一直卡關:是不是該換教練?


孩子在競技游泳班練了幾年,現在開始進展緩慢,甚至長期卡關...這時候,到底該不該換教練?

今天分享的話題,主要針對:大學以下的中小學生。

其實運動員卡關的原因很多,包括:

  1. 生長發育關
  2. 技巧關
  3. 力量關
  4. 態度關
  5. 隊友關
  6. 家長關
  7. 教練關

這中間每一關都可以拿出來細細推敲,不過,今天就我以家長及旁觀者的角度,來跟各位聊一下我的體會。😍

影片有一點長,建議大家快轉播放,而如果您有耐心看完,我相信會對很多家長及選手,都會有想法上的幫助的。👍

2024年9月24日 星期二

沒成績選手的未來:要不要繼續練的停損點在哪?

百分之百的選手家長,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亮眼的體育成績,但冠軍只有一個、凸台只有三個、決賽圈也只有八個... 

而我們的孩子成千上萬!

這就表示,終究,至少有95%以上的孩子,都在競技圈的沙場上落隊了。

投資了這麼多時間精力金錢,別說頭洗了一半,現在頭都快洗完了,但接下來呢?至少要有個學校唸吧!

我想很多家長跟我一樣,都曉得練體育也能升學,但是要如何升學?門檻在哪裡?我們該怎麼做準備? 

今天這支影片,我是特地拍給那些跟我家一樣,「還沒出成績」的95%選手家長們參考。 

我大兒子升高二,我小兒子升國三,而在看不到成績時,這一兩年來,我除了慢慢調整心態,也開始研究體育升學的條件跟門檻。 

堅持練下去,當然是我們家目前決定走的路,但這個堅持的背後,仍然需要一些備案。我相信很多家長跟我一樣,所以這支影片推薦給您參考,是我最近的心得。

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

特殊教育理念與實踐對策:國際賽事經驗分享


本次座談會是由《阿偉適應體育》主辦,以「特殊教育/身心障礙游泳運動選手」為主,來談其中的實踐與對策。

活動邀請了三位來賓,分別是:
  • 武而膜/台灣首席物理治療師,35年帶領臺灣多位身障選手在國際運動賽事中大放異彩
  • 蔡祖修/前中華隊奧運選手游泳教練,參與亞特蘭大奧運中華隊教練
  • 潘正宸 /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助理教授,長期深耕適應體育與身心障礙者運動發展

本次座談的內容標題,雖然是以特殊生為主,但其實專家們談論的內容,有很大一部分是涵蓋在一般體育生也會遇到的範圍,所以非常建議參與競技體育的「選手、家長、及教練們」參考。

這次主題如下:

  1. 特殊族群如何成為運動員 ,並推向正式性比賽?
  2. 台灣鮮少有專屬於身心障礙族群之專屬賽事,請問家長或基層身心障礙運動員,該如何增加比賽經驗?若參與一般性質比賽,與常人運動員同場較勁,也有公平或受挫等狀態,請教專家看法。
  3. 對於國際比賽規則、賽事資訊、各國同級別之選手成績,有沒有上級指導單位能夠協助取得與競爭國選手的情資?在我國已取得全國優異成績,國際各項賽事須具備什麼條件方可參與或是由體育署徵召?選手與家長有什麼因應措施?
  4. 身心障礙運動員在訓練量,以及環境限制等因素,強度、次數相較不如普通生,應如何調配「強化訓練與休息」之間的平衡點?
  5. 跨項目(游泳、田徑)應如何調配訓練強度? 未來若往鐵人三項發展,是否有相關的資訊可參考,以及是否有設置基站之可能性?
  6. 選手參與國際賽事,可能非自己平時指導教練帶隊,而特生常見的固著行為等現象,往往容易造成場上失誤或犯規的情形,該如何因應這樣的制度?
  7. 以國家代表隊選手為目標,請問教練、選手、家長三者間,彼此的分工、合作應如何規劃?
  8. 對於這次代表中華隊,遠征巴林參與《世界中等學校運動會》的選手與家長,有何建議?(首次出國,無經驗。)

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

【游泳】徵:備戰奧運黃金計畫「採訪大綱」


最近在「備戰奧林匹克運動會黃金計劃」的運動員名單中,出現了小學生, 引起了網路游泳社團的討論。

到底是議論還是定論?

所以,我覺得有必要取得另一方、官方立場的聲音,來平衡一下網路輿論。

不過,如果真的有機會做採訪,我也擔心我提的問題不夠專業,所以在此徵求各位朋友,能夠留言提供您想知道的採訪提綱,好讓我能彙整起來,看能不能得到另一面的答案。

影片內容,是我對這整件事情的單方面想法。

以下是字幕:

因為文字不夠生動,所以我建議還是聽我影片說明,以免會錯意。

2024年8月23日 星期五

【游泳】自由式不順、蝶式無法飛:求大神支招!

有朋友在我們《游泳私房話》的FB社團中,說:「自由泳游不順,蝶泳飛不起來,求大神支招」!

嘿~~我來了。

老弟雖然自己不是專業教練、也不是選手,但站在熱心的角度,也提供我自己的推理,讓姊妹們參考一下。

這支影片裡面還有什麼值得建議,包括我的觀念是否需要修正,也歡迎大家留言一起討論。

2024年8月20日 星期二

【游泳】普悠瑪鐵人三項:蛙式、自由式-動作調整分享


有朋友在我們《游泳私房話》的FB社團中,說明年想要報《普悠瑪個人賽515》的鐵人三項競賽, 並且打算以「自由式」作為游泳項目的動作,而由於他的游泳,完全都是以「自學」的方式完成,所以中間有些細節想要請教社團的朋友。

此外,他也想提升自己蛙式的速度。

看到他的影片後,雖然自己不是專業教練,但站在熱心的角度,也提供我自己的看法讓他參考。

這支影片裡面還有什麼值得建議,包括我的觀念是否需要修正,也歡迎大家留言一起討論。

2024年6月22日 星期六

YAMAHA EXPLORER水中推進器:懶人必備玩具

其實這支影片是在2019年拍的,當時我剛成立《游泳私房話》這個FB社團,大約才三個月,同時也是我兩個小朋友,正式參加「競技游泳隊」訓練的頭一個月。

今天無意中看到這支影片,突然有一種時光匆匆的感覺,好懷念的味道...孩子身上的味道,泳池消毒水的味道,還有青春那輕飄飄、無聲無息的味道。

記得以前帶孩子去訓練,大人小孩都充滿著喜悅的幸福感。

只是不曉得差不多五年過去了,阿偉教練的推進器還是否健在?

ps. 今天特地後製重發,做個紀念。

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

日月潭畢瓦客度假:諾美締露營車+Cc外燴烤肉,水陸兩吃太爽了!

最近跟我的好朋友安迪哥、還有孔爸,一起去日月潭露營。
其實當初他們邀約的時候,我有一點猶豫,因為日月潭的海拔不高,在這種接近水平面的地方露營,大部分下午都比較熱,而且已經五月,我也擔心帳篷裡面會很悶,尤其早上五點多太陽就出來了,那這樣不就變成一個活蒸籠了嗎?
後來才發現,原來這次的露營很不一樣, 是由「諾美締露營車」的「旅居車」為主體, 取代搭帳篷的方式。我一聽,這個活動好啊,馬上前往。
地點在南投日月潭旁邊,營地的名字叫「畢瓦客Biwak」, 這裡我說「在日月潭旁邊」就真的是走路3分鐘就可以碰到水了!環境真的非常優美。
我們這次是整個包套的「懶人套裝行程」 ,也就是說,所有的吃喝玩樂住,全部由營地這邊包辦,我們只要拎包入住即可。
整套的費用目前定價是台幣$12800,兩天一夜 ,還包含一個晚餐、一個早餐、以及SUP立槳划船的水上行程。此外,營地還有電動腳踏車,可以讓喜歡遊湖的朋友,也能騎著車在旁邊兜兜轉轉,也不至於太辛苦。
畫面裡可以很明顯看到,我們的住宿區,真的就在潭水旁邊,而每一個旅居車,都有自己獨立的空調設備,包括自己獨立的熱水系統,所以不容易有大型營區那種,每到洗澡時間,就水壓、水溫不穩的狀況。
當然,到了營地先來看一下旅居車裡面的硬體如何,哇,真的是很舒適,我們這次的車款,可以容納四個人,也就是普通小家庭。
每部車的門口都有獨立的陽傘跟下午茶桌椅,而且也可以看到整個中庭區,裡面的綠色植物都是真的,一眼望去,緊繃的神經就完全放鬆開來了。
而房間一進去旁邊可以看到有一個上下鋪雙人床,不過上鋪適合小孩子,畢竟它有限重50公斤的要求,而經過走道,可以看到功能齊全的衛浴設備,包括座式馬桶,以及乾濕分離的衛浴設備,此外,還有冷氣、冰箱 (裡面還有四瓶水) 、 小梳妝台、 空氣清淨機, 真的跟一般搭帳篷的感覺完全不同。
而且這種感受,又不像住飯店那麼生硬,感覺完全接地氣,非常適合家裡有長輩或者是小小孩一同參與。
房間的另一邊,就是大通鋪,原則上睡兩個人是非常舒服的,但是要睡三個青少年,我看也沒問題。至於床板方面,他不是家用彈簧床,雖然沒有那麼柔軟,但也不像傳統露營睡睡袋那麼生硬。
總之,最爽的地方是晚上睡覺不會冷到醒過來,夜裡想尿尿,也不用走個大老遠,所有的窗戶,都有擋板功能,想要睡晚一點,也不會因為太陽出來了,而被熱到醒過來。
諾美締露營車, 這家公司是專門經營這種營地「旅居車」的公司,而跟一般大家所知道那種「拖掛在車尾的露營車」有所不同。 所以它的尺寸可以比較大,代表它的空間也會比較充裕,住起來會比較有豪華感,會有一些些家的感覺。
我們下午兩點到了營地,簡單的逛了一下,了解一下狀況後,晚餐時間馬上就到了。原則上晚餐的內容,就是畫面這些,營地這邊會準備適合四個人的餐點,但是也會依照過來的朋友人數,來調整食物的內容。
不過,大家可以看到我現在在拍攝的畫面好像不是晚上,沒錯,這一餐我們挪到隔天中午才吃,因為晚上,我們好不容易幾個朋友聚一聚,所以我們叫了「Cc好食網」 的外燴烤肉服務,來幫大家加個菜。
這個服務真的很有趣,原本這家公司是做食材起家,後來很多買食材的朋友,希望他們能幫忙料理,於是他們現在就變成一條龍包套服務,也就是說從材料、準備器材、到料理等等,全部由他們負責。
於是我們一行十來個人,昨天晚上吃的真的超豐盛,從傳統的竹筒飯,一直到大份量的海鮮,以及各種烤肉全部都來了,但有趣的是,他們的料理方式,跟我們自己烤出來的食物,有很大的差別,就是「不油膩」。
一般我們不是行家在烤肉,都會抹很多烤肉醬,以致於所有的材料不是太黑、太焦,就是太鹹、太膩,但他們烤出來的就是剛剛好。這天晚上吃的非常豐盛,但是睡前也不會覺得嘴巴很油膩、很鹹。
第二天早上起來,經過簡單的早餐後,就是我們很期待的水上活動-SUP立槳划船。
這個活動很多朋友可能會擔心,我不會游泳怎麼辦?
其實不用擔心,因為營地這邊準備好所有人都必須穿上救生衣,而且從大人到小孩的尺寸都有,然後教練們清楚地講解如何使用划船器具,以及下水等各方面的動作。
原則上,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。
因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落水,但人在水中,救生衣會讓你浮在水面,所以,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。
這個活動有趣的地方,是教練可以很簡單,就讓大家從坐姿的划船方式,一直到跪姿、到站立,感覺可能要學很久才會,沒想到一下子,大家通通都能站著划船了。
最大的原因就是,我們練習的這個水域,是在日月潭旁邊的一個「小灣」區域,這裡面沒有船隻的浪花,也沒有太大的風浪,所以它的水面波浪很接近游泳池狀態。
這是學習SUP最理想的入門環境,既是公開水域,又不會被水波推來推去,以致於落水。
等到大家熟悉後,就能夠往外划出去了。
我們一直往外划,直到開闊水域的地方,那邊就會遇到船隻的波浪,的確比較不容易平衡,所以我一直採取坐姿。
而這個划船也是有梯次安排,如果想要看日出的話,它有清晨五點的梯次,大家可以划到開闊水域之後,等著太陽從遠山頂端跳出來,據說跟阿里山雲海看日出的感覺差不多。
不過我們這天是8~10點的梯次,所以我們沒看到日出,但這兩個鐘頭,真的是讓人玩得非常開心。
我記得2019年全家一起去橫渡日月潭之後,我老婆就再也沒有下水了,今天居然她比我還先站起來划船,這個牛真的會讓她吹一輩子。
無奈,我最近太肥,剛站起來的時候,兩腳有點發軟、發抖, 以致於被她搶了先機...
我真的是要多運動啊,不然不知道自己的腿跟核心這麼沒力。
活動結束後,我們參觀了「畢瓦客Biwak」 營地的豪華區-遊牧館,也就是更大尺碼的旅居車,這裡的旅居車,一樣是以一車四個人為主,但裡面的空間更大、更豪華,包括進出門,都是用感應卡,簡直就是豪華飯店的體驗。
然後裡面的通舖, 看起來可以睡六個人,但廠家的設計是以四個人為主,主打的就是奢華,據了解目前還沒有正式開賣,所以也沒有正式對外發表,我們算是搶先「看了一下」,希望下次有機會,可以實際來體驗一下。
其實有興趣玩露營的朋友,可以參考一下我們這次的玩法,當然在台灣大部分還是比較針對「自己搭帳篷」的露營方式, 但就我前幾年的露營經驗來看,大部分對露營活動非常有興趣的時光,都是小朋友還小,有幾個家庭大家一起帶著孩子們成長,但等孩子大了之後,很多人就不再走到戶外了。就算是要全家出遊,可能都會以預訂大飯店的行程為主。
不過這次我們去住旅居車,我覺得有一點像是回到小時候,帶孩子們去露營的感覺,而比較方便的地方,除了我不用帶一大堆行李之外, 吃飯的時候我也不用自己DIY,當然如果對烹調有興趣的朋友,你還是可以大展身手, 反正車子旁邊就有桌椅,而且還有洋傘,就算下雨也不影響。
OK,如果對於開車自駕旅遊,或者是露營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參考這個地點,這個地點比高海拔地區好的地方,是在於旁邊離平地真的很近,想要補充、採買,甚至逛一逛,都比較有地方可以去。
而對於水上活動有興趣的朋友,或是喜歡游泳的朋友,那這個位子真棒,直接就可以下水去玩了,而且這裡的水質不錯!我從水面往水裡看,都還有很好的能見度。
那今天分享就到這邊,bye bye。

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

【游泳】賽事分享:葉軒甫教練-2024中國游泳城市系列賽(深圳站)

從去年底開始,在成人游泳賽事方面,我們台灣這邊就有部分資深選手教練,到對岸參與相關的比賽。

而這次分享的《中國游泳城市系列賽》,大概就跟我們中華泳協辦的「分區賽」,在意義上可能有點接近。

也就是說,這個比賽會在中國大陸境內,依不同省份地區來巡迴進行。

不一樣的地方,就是如果你預算夠,其實每一場都可報名參加;但我們這邊的分區賽,只能選一個區域參賽,不能跨區重複參加。

而這次跟我們分享的小葉教練,其實與他同行的友人、隊友,其中已經有幾位,先前都有到對岸參賽的經驗了。

有興趣的朋友們,可以參考一下這次的分享,說不定下次也可以跟他們一起組隊前往。

照小葉教練的分享,所有費用含食宿、交通一起,可能台幣$25000元之內可以搞定。

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

【游泳】好物推薦:MERSWAY練習褲-排水性測試


前陣子入手了三件國產自有品牌「MERSWAY」的練習泳褲, 穿了一陣子,簡單的分享一點心得給各位朋友參考。

我覺得作為一條練習褲來說,它的感受大概跟我們熟悉的美津濃練習褲差不多, 而不一樣的地方,就是它的面料感覺比較絲滑, 而且尺碼版型偏小。也就是說,原本穿美津濃的XL,換到Mersway的話,就要買到2XL,它的剪裁會更合身一點。

練習褲的最基本要求,當然就是使用壽命要足夠耐用,不過就以我們家只穿了兩個月來說,目前褲子的狀態跟新的差不多,畢竟也不是每天都穿,大概一週一件只會穿到一次。 照這個頻率看起來,可能三件輪著穿,可以用上一年應該沒問題。

趁著這次分享,剛好把手邊的幾款練習褲拿來做個「排水性測試」。

簡單說就是,先把每一款褲子的乾燥重量記下來,然後全部拿去泡水,讓它們都充分吸水之後,再把褲子吊起來陰乾10分鐘、不滴水之後,再稱一下重量,看看哪條褲子的排水性比較好。前後的重量落差,我會用百分比來顯示。

當然,這些練習褲本身主打的就是耐用,跟比賽褲不一樣,排水性能肯定不會那麼好,所以可以發現,它果然跟美津濃的排水性差不多。至於,會不會還跟其他什麼牌子差不多,那我就不知道了,因為手邊也沒有那些牌子的褲子可以做對比。

裡面看起來性價比最高的,好像是大陸的「水立方」,的確這也是我之前經常大量訂購的練習褲,但這褲子如果每天下水的話,壽命大概就是四個月左右,而且如果遇到紫色或桃紅色的花紋,還特別容易掉色!不過我看一條才三百多塊,也就無所謂了。

Mersway的話,就沒有掉色的問題,而且版型以男生來說,穿我兒子身上還蠻帥氣的~

我這次的小實驗,也就是順手測量一下,沒有什麼嚴格的「實驗流程要求」,所以請不要用放大鏡來檢視,畢竟這褲子只是拿來練習用的,排水性不是主要考慮範圍。

未來如果有機會能拿到比較流行的比賽褲來做對比的話,再跟各位分享。

你都是買什麼褲子來練習呢?

2024年2月24日 星期六

【游泳】10位最偉大的男女游泳運動員

世界上最偉大的10位游泳運動員有誰? 說實話,這個名單很難確定,裡面一定涵蓋不少主觀意識,不過我相信至少也有七成份量是值得參考的。

以下就簡單列出,從1970年代開始到2022年之間,我認為最偉大的十位男女游泳運動員。

男性游泳運動員

  1. Michael Phelps, 美國:奧運史上獲得最多獎牌的運動員,共獲得23枚金牌。
  2. Mark Spitz, 美國: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獲得7枚金牌,創下當時的紀錄。
  3. Ian Thorpe, 澳洲:澳洲游泳運動員,奧運會上獲得5枚金牌。
  4. Alexander Popov, 俄羅斯:曾被稱為“水中的蘇聯火箭”,在自由泳項目上多次獲勝。
  5. Ryan Lochte, 美國:奧運會上獲得6枚金牌,是游泳項目的佼佼者。
  6. Pieter van den Hoogenband, 荷蘭:在自由泳項目上有傑出表現,奧運會上獲得3枚金牌。
  7. Grant Hackett, 澳洲:長距離自由泳運動員,奧運會上獲得3枚金牌。
  8. Matt Biondi, 美國:在1988年首爾奧運會上獲得5枚金牌。
  9. Cesar Cielo, 巴西:在50米和100米自由泳上創下世界紀錄。
  10. Gary Hall Junior, 美國:在奧運會上獲得5枚金牌,以其快速的短距離自由泳而聞名。

女性游泳運動員

  1. Katie Ledecky, 美國:在長距離自由泳項目上多次打破世界紀錄,奧運和世錦賽獲得多枚金牌。
  2. Sarah Sjostrom, 瑞典:在蝶泳和自由泳項目上多次打破世界紀錄,是游泳史上最偉大的女性游泳運動員之一。
  3. Kristin Otto, 東德: 在1988年首爾奧運會上獲得6枚金牌,是奧運歷史上表現最佳的女性游泳運動員之一。
  4. Natalie Coughlin, 美國:奧運會上共獲得12枚獎牌,是多項游泳項目的佼佼者。
  5. Jenny Thompson, 美國:奧運會上獲得8枚金牌,是美國游泳隊的重要成員。
  6. Dara Torres, 美國:在五屆奧運會上獲得12枚獎牌,展現了長久而一貫的高水平表現。
  7. Dawn Fraser, 澳洲:儘管她的主要成就是在1960年代,但她對女子游泳運動的影響深遠,被視為游泳史上的傳奇人物。
  8. Kornelia Ender, 東德: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獲得4枚金牌,當時是游泳比賽的絕對霸主。
  9. Susie O'Neill, 澳洲:被稱為“Madame Butterfly”,在蝶泳項目上獲得奧運金牌和世錦賽金牌。
  10. Shane Gould, 澳洲: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獲得3枚金牌,當時只有15歲,是游泳史上的奇蹟。

這些運動員在游泳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,不僅因為他們的成績,更因為他們對游泳運動的貢獻和對後來運動員的啟發。

不過,大家有沒有發現,這個名單裡面居然沒有亞洲運動員?別急,下支影片,我們就來聊聊亞洲的傳奇游泳運動員有誰。

你認為呢?


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

【游泳】新北市 112 年度基層運動選手訓練站游泳區域性對抗賽暨榮富盃邀請賽:水中出發甘拜下風!

 

廖研廖玹剛結束《全國北區A(2)游泳錦標賽》一週,就來參加今年最後一場比賽《榮富盃》。

這場比賽的正式名稱是《新北市112年度基層運動選手訓練站游泳區域性對抗賽》。

記得以前還有分社會組,甚至有親子比賽的項目,我還曾想跟孩子們一起參加,不過現在就變成很單純的中小學游泳對抗賽,且僅限新北市這個學區的學生們參加。

我相信這場比賽有些家長會很抱怨自己孩子沒有游好,但其實這是場地的問題,請不要把壓力放在孩子身上!我也是經過去年的理解,今年得到更確切的驗證,所以我的孩子們都用一個很釋懷的狀態來面對比賽結果。(對,一如既往的坦然。)

造成成績落差的原因如下:

  1. 池水太淺。
  2. 蹬牆出發。
  3. 水道較窄。
  4. 水波浪大。
不過大家都是一樣的環境,所以不是只有自己成績會有落差,這點倒是不用太在意。反而是有些孩子對於蹬牆技巧的理解還蠻到位的,所以可以看出他們的成績還能因此佔上風,這是蠻有趣的地方。

以下是這次成績及分析表,解說內容可參考影片:


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

【游泳】112年全國北區A(2)游泳錦標賽:廖研守住頹勢、廖玹繼續推展

 

廖研廖玹剛結束本月初(2023/11)的《全國冬季短水道游泳錦標賽》,接著就參加這場《全國北區A(2)游泳錦標賽》,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取得未來《中華泳協》參賽項目的成績,而為嘗試觸摸明年《113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》的參賽標準。

沒辦法,對於成績還差一點的選手來說,我們家每一場賽事都要盡力參與。

距離上次《112總統盃賽事》才兩個半月,弟弟廖玹的成績仍有一些推進,而哥哥廖研的表現在對比下,應該也是進入盤整,頗有守住頹勢的氛圍。

這場比賽過後,下一場中華泳協的比賽應該是明年一月中旬的北區A(1)比賽,期間會有約兩個月調整時間,接著就是《113新北市中等學校運動會》,而這場比賽也就是新北市選拔全中運代表選手的選拔賽。

不過後天星期六,我們還有一個新北市專屬的短池比賽-《新北市112年度基層運動選手訓練站游泳區域性對抗賽》, 等下星期再跟各位分享比賽概況。

以下是這次成績及分析表,解說內容可參考影片:

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

【游泳】112年全國冬季短水道游泳錦標賽:廖玹小進步、廖研仍低谷?

這次廖研廖玹的參賽項目,是依照去年冬季短水道有達標的項目來參加,而其中以50、100公尺的距離為主。

原則上,弟弟廖玹的成績普遍都有些許進展,其中最主要的影響關鍵當然是「長身體、變瘦、技術提升」。而也由於對比成績是去年冬季短水道的成績,所以在將近一年的時間差之下,進步一些秒數當然是預期中的發揮。有鑑於此,我也特地放上長池成績來參照,看看實際的訓練成效差異如何。

話雖如此,但哥哥廖研的成績還是落於一蹶不振的低谷。對比一年前的成績,他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狀態,而且還有蠻大的落差。不過,參照兩個月前的《112總統盃賽事》,至少狀態沒有繼續往下走,但能不能回溫也只能繼續觀察下去了。

目前我們減少了一些水中練習、增加陸上訓練,把水陸比例調整在7/3開左右。主要還是兩兄弟的身體協調、核心等等太差,所以想藉由加強身體素質方面著手,再來針對主項做訓練刺激,期待未能能突破困境。

以下是這次成績及分析表,解說內容可參考影片: